企會財溫習筆記:管理職能
各位企會財的精英們!有沒有想過,一間成功的企業是怎樣煉成的?單單擁有出色的產品並不足夠。關鍵在於出色的管理!把經理想像成一艘船的船長。他們雖然不是親自划船,但卻負責掌舵,確保船隻航向正確,協調船員合作無間,並時刻查看地圖,確保船隻抵達目的地。
在本章中,我們將會探討每位經理都會使用的重要工具:四大管理核心職能,以及一些幫助他們有效履行職責的關鍵原則。了解這些概念對於洞悉企業如何運作並取得成功至關重要。讓我們開始吧!
管理的重要性
那麼,管理為什麼如此重要呢?沒有它,企業將會一團混亂!想像一下一隊沒有教練的足球隊——球員們將不知道自己的位置、比賽策略,也不知道如何協同作戰。管理提供成功所需的指導和協調。
良好的管理能幫助企業:
- 達成目標:它提供清晰的藍圖,引導企業從現況(A點)邁向期望的目標(B點)。
- 有效運用資源:確保資金、人力和物料不會被浪費。
- 適應轉變:商界瞬息萬變。良好的經理能幫助公司應對新挑戰和把握新機遇。
- 維持秩序與穩定:創造一個有條理的環境,讓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職責。
四大管理核心職能:P-O-L-C
管理過程可分為四大主要職能。它們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循環——一個職能引導下一個,而最後一個職能又回饋到第一個。一個記住它們的好方法是記住縮寫P-O-L-C。
規劃 (Planning) → 組織 (Organising) → 領導 (Leading) → 控制 (Controlling) → (然後回到規劃!)
讓我們逐一剖析。
1. 規劃:成功的藍圖
規劃是所有管理活動的起點。它的核心是「先思而後行」。它涉及為組織設定目標,並決定實現這些目標的最佳方法。
為何規劃如此重要?
- 它為每個人提供清晰的方向感。
- 它幫助公司為未來做好準備,減少不確定性。
- 它設定了日後在控制職能中將會使用的標準。
規劃過程(簡化版)
- 設定目標:準確決定你希望達成什麼。
- 評估現況:了解你目前的狀況、資源、優勢和劣勢。
- 識別不同路徑:思考達成目標的各種方法。
- 選擇最佳路徑:選出最有效和最符合效益的方案。
- 實施方案:把計劃付諸實行!
規劃的重要工具:SMART 目標
要有效,目標不應像「讓我們做得更好。」般含糊。它們需要符合SMART原則!
- 具體(Specific):清晰且明確。(我究竟想達成什麼?)
- 可量度(Measurable):你可以追蹤進度,並知道何時達到目標。(我如何知道目標已達成?)
- 可實現(Attainable):目標是切實可行且能夠實現的。(這個目標是否具挑戰性但並非不可能?)
- 相關(Relevant):目標對業務有意義,並與其他目標保持一致。(這個目標對我們來說重要嗎?)
- 有時限(Time-bound):目標有明確的截止日期。(何時會完成?)
例子:
不符合SMART原則的目標:「增加銷售額。」
一個SMART目標:「透過增聘一名社交媒體推廣員(可實現),在本財政季度結束前(有時限),將我們新款運動鞋的網上銷售額(具體)提升15%(可量度),以開拓年輕市場(相關)。」
規劃的重點
規劃是關於決定你想到哪裡去,以及如何到達。運用SMART目標能讓你的計劃更具影響力和成效。
2. 組織:構建架構
一旦你有了計劃,你就需要進行組織!組織是安排和建構資源(例如人員、工作和設備)以執行公司計劃的過程。
比喻:如果說規劃是決定要建造一棟房子,那麼組織就是繪製藍圖、僱用工人,並分配他們特定的工作,例如水電安裝等。
組織的關鍵概念
1. 組織架構(Organisational Structure):這是正式的框架,顯示工作如何劃分、分組和協調。它界定誰向誰匯報。我們通常會在組織圖中看到這一點。
- 層級與權力架構:這指公司內部的階級制度。
- 高層經理(例如:行政總裁)負責制定全公司範圍的決策。
- 中層經理(例如:部門主管)負責管理其他經理。
- 基層經理(例如:督導員)負責管理執行實際工作的員工。
2. 部門化(Departmentalisation):這是根據共同特徵將工作分組的過程。課程大綱重點介紹了三種主要方式:
- 按職能劃分:根據所執行的工作將職位分組。這種方式非常普遍。
例子:一家公司設有市場推廣部、財務部和人力資源部。 - 按產品劃分:根據特定產品線將職位分組。
例子:像三星這樣的科技公司設有手機部、電視部和家電部。 - 按地區(地域)劃分:根據地區或地理區域將職位分組。
例子:一家全球性銀行設有亞太區總部、歐洲總部和北美洲總部。
組織的重點
組織是關於建立秩序和架構。它確保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角色,並擁有所需的資源,以有效率地朝著計劃目標努力。
3. 領導:激勵團隊
你可以擁有最完美的計劃和架構,但若沒有人,一切都將無法實現。領導涉及激勵、影響和引導人們朝著實現組織目標的方向努力。
這是管理的「人性化」一面。它關乎溝通、啟發和團隊合作。
領導風格
經理們有不同的方式領導他們的團隊。你需要了解的三種主要風格是:
- 專制式(Autocratic Style)
- 特點:領導者獨自做決定,不諮詢團隊。他們發號施令,並期望命令被遵從。把它想像成「不聽我的就走人。」
- 適用情況:需要迅速決策的情況,例如緊急情況,或與缺乏經驗的員工合作時。
- 民主式(Democratic Style)(或參與式)
- 特點:領導者讓員工參與決策過程。他們鼓勵討論和提供意見。把它想像成「讓我們一起努力。」
- 適用情況:有利於匯集不同意見的複雜情況,以及提升員工士氣和工作滿意度時。
- 放任式(Laissez-faire Style)(或自由放任式)
- 特點:領導者給予員工完全的自由,讓他們自行決策並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工作。經理提供資源,但甚少干預。把它想像成「你是專家,你來處理。」
- 適用情況:與技術高超、積極主動且值得信賴的員工(例如:科學家、高級設計師)合作時。
你知道嗎? 沒有單一「最佳」的領導風格。最有效的經理能夠靈活應變,並根據情況和所領導的人員調整其風格。
領導的重點
領導是關於引導和激勵你的團隊發揮最大潛能。適當的領導風格取決於任務、團隊和情況。
4. 控制:檢查進度
最後,我們如何知道我們的計劃是否奏效?這就是控制發揮作用的地方。控制是監察活動的過程,以確保它們按計劃完成,並糾正任何重大的偏差。
比喻:你設定目標在企會財模擬考試中獲得80分(規劃)。控制就是進行模擬考試,檢查你的分數,看看哪些課題表現不佳,然後溫習這些課題以作改進(糾正行動)。
控制過程(四步驟循環)
- 建立標準:設定明確的表現目標。這些標準直接來自規劃階段設定的目標。(例如:「每天生產100個蛋糕,次品率低於2%。」)
- 衡量實際表現:收集實際情況的數據。(例如:我們今天實際生產了95個蛋糕,次品率為4%。)
- 比較表現與標準:找出你計劃與實際發生之間的所有差異(偏差)。(例如:我們比目標少了5個蛋糕,次品率高出2%。)
- 採取糾正行動:如果表現未達標準,找出原因並解決問題。這可能意味著重新培訓員工、修理機器,甚至如果標準不切實際,則更改標準。
控制的重點
控制是關鍵的回饋循環,它與規劃緊密相連。它幫助經理們識別問題,並確保組織保持在實現目標的正確軌道上。
有效管理原則
這些是亨利·法約爾(Henri Fayol)提出的一些經典指引,它們能幫助經理順利運作事務。別擔心它們看起來有點正式——這些理念都非常實用!
需知的關鍵原則:
- 分工(Division of Work):將一項複雜的工作分解成更小、更專業化的任務。這使員工能夠專精於其特定任務,從而提高效率和生產力。(想像一下生產線上,每個人只做一項特定工作。)
- 統一指揮(Unity of Command):這原則指出,每位員工應只從一位上司那裡接受命令並向其負責。這能避免混亂和指令衝突。(想像一下,如果有兩位不同的老師給你相互衝突的功課截止日期——那將會是一團混亂!)
- 統一方向(Unity of Direction):所有參與特定活動的個人和團隊,都應在單一計劃和單一經理的領導下,朝著相同的目標努力。這確保了協調一致的努力。(例如:整個市場推廣團隊應遵循一個市場推廣計劃,而非幾個不同的計劃。)
- 權責平衡(Balancing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):
- 權力是發號施令及作出決策的權利。
- 職責是履行所分配任務的義務。
這原則指出,兩者必須平衡。負責某項任務的經理,必須同時獲得足夠的權力來完成該任務。
快速回顧
分工 = 專業化
統一指揮 = 一位上司
統一方向 = 一個計劃
權責 = 權力與職責相符
我們已經涵蓋了管理的核心職能和原則。記住P-O-L-C循環是推動企業前進的引擎。通過掌握規劃、組織、領導和控制,經理們能將目標變為現實。繼續努力,你們是最棒的!